查看原文
其他

我们为何关注这样“加分”

安徽时评 安徽时评
2024-09-07
近日,宁夏固原彭阳县一则招考网格员与“零彩礼”挂钩的公告引来关注。该公告明确规定,对2024年5月1日以后获得县级以上统一颁发的“零彩礼”证书的新婚夫妇加2分,“低彩礼”证书的加1分。当地回应,此举是为了推动落实高额彩礼的整治措施。

无独有偶,近日,江西吉安县教体局发布的2024年县城学校选调教师通知提到,“已生育三孩的教师”给予5分加分,引发网友热议。吉安县教体局回应,“这个加分项也是体现了一种很直观的人文关怀。”

吉安县教体局发布的通知

不可否认,不论是彩礼,还是生娃,均不只是私事、家事,也是国事。彩礼高低,影响社会风气,关乎社会治理;生不生孩子、生几个孩子,关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与未来。政府为了倡导婚嫁文明新风,提高居民生育意愿,对选择“零彩礼”“低彩礼”以及生三孩的夫妇出台一系列奖励扶助政策,本身无可厚非,也确有必要。

政府制定政策的初衷不难理解,出发点是良善的,以加分这样的硬核举措去推动落实,让相关人员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,效果想必不错。

但是,换个角度看,将网格员招考与彩礼挂钩、教师选调考试与生娃挂钩,这种加分政策实质上是拿考试公平当奖励,这样的“奖励”是否有值得商榷之处?

公平、公正是任何一项考试的基本原则,不论是网格员招考,还是教师选调考试,都应当坚持公平、公正原则,这既是基本常识,也是法律的明文规定。

《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》明确规定,公开招聘要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,贯彻公开、平等、竞争、择优的原则。就业促进法也规定,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,不得实施就业歧视。

而上述加分政策显然破坏了考试公平原则,虽说是对“零彩礼”“低彩礼”“生三孩”夫妇的人文关怀,但同时也是对“高彩礼”夫妇、没有生三孩教师的变相歧视,损害了后者的正当权益。

有人认为,“零彩礼”“低彩礼”“生三孩”夫妇,因为顺应文明新风、为国家做贡献而减损了自己的收益,给他们赋予加分是一种“弱势补偿”,从整体上来说也是一种公平。但是,把“所有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”进行比较,损害的无疑是专业精神。

道理很简单,网格员招考、教师选调,具有选拔性、排他性竞争特征,衡量的尺子应该是他们的工作能力、道德品行。此时给一些人加分,相应地是给另一部分人减分,在激烈竞争中,哪怕一两分也有可能“一锤定音”。如果一个岗位选出来的是“加分”的人,而不是专业水平高的人,恐怕难以令人信服。

特别是对一些在乡村学校勤勤恳恳教书育人的老师来说,如果因为忙于工作,耽误了恋爱结婚和生三孩,又因为5分加分政策让他们与选调岗位失之交臂,显然不公平。

再者,“零彩礼”“低彩礼”如何核实,如何防止有些人为了获得加分而瞒报?看似实在的举措,落实起来可能难度不小。

实际上,加分不是筐,不能什么都往里面装。很多社会问题不是简单通过加分就能解决,很多重要工作也不是简单通过加分就能真正推动。一味依赖加分政策,看似扎实有力,但实质上是一种简单化、粗暴化、功利化的工作方式,无形中会伤害工作本身的性质和目的。

倡导婚育新风、提高大众生育意愿,都是长期的系统工程,需要深耕细作,久久为功。不仅要转变生育观念,还要降低育儿成本,让老百姓生得起、养得起,显然,这不是加分政策能解决的。

好的行为、风尚需要激励,但要合法合情合理,不能以牺牲社会公平为代价。在不损害他人正当权益的前提下,直接针对相关人员给予物质奖励、精神奖励,未必不是可行之策。

换句话说,在哪方面做得好,就在哪方面给予奖励,而在竞争性领域推行加分,应审慎待之,不可随意“跨界”。



撰稿:何勇
编辑:刘振   蒙国锐

—————   推荐阅读   —————

“善治”的密码在哪里
光伏“第三省”,靠什么穿越产业周期?


星标☆“安徽时评”
及时接收最新推文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安徽时评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